学员论坛

校长要做教师专业成长的“助产士”
2016-08-25

——以HY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为例

王建辉

很多校长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付出了很多精力,可收效甚微,教师多视之为压力、负担与包袱。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种情况,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样的,其中校长对自己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有偏差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校长在相当程度上把自己的意愿当成了教师的需求,把一些外在要求强加在教师的身上,忽视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主体是教师,忽视了教师自身的需求。教师专业成长应该是教师自身的事情,只有教师基于自身的内在发展需求,并依靠自身的力量才能实现。如同胎儿的生产一样,只有母体内有胎儿,才会有“生产”的可能。而校长在其中的角色应该是一名“助产士”,引领、指导和协助教师的“生产”。校长的作用虽然是外在的,但它能促进教师更顺利、更高效地实现专业发展,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

校长如何才能做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助产士”呢?笔者将以HY小学的教师专业成长实践为例进行论述。

P49_看图王_副本


一、摸清“胎儿”情况——了解教师专业成长需求

作为助产士,要想有效地帮助一位母亲完成“生产”的过程,首先必须对腹中胎儿的情况有一个清晰了解,才能帮助其制定“生产”的方案,提供有效的支持。同理,作为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助产士”,也应该从深入了解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入手。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有显性需求与隐性需求之分。显性的需求容易被表达、被了解,往往也是教师最迫切的需求。作为校长,首先要了解教师的显性需求。HY小学通过引导教师做个人成长规划来了解教师的显性需求。要求每一位教师既要制定三年个人发展规划,又要根据三年规划制定学期目标——填写《HY小学个人成长规划表》,为自己制定一至三个切实可行的专业成长小目标,学校会对全体教师的规划情况进行统计、分类与分析。

除显性需求之外,教师们还有一些隐性需求,或者是不愿意表达出来,或者是教师本人也没有意识到或意识不清晰,所以无法被表达出来。如个别教师希望成为特级教师,但又不好意思表达;有的语文教师阻碍她专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语文素养不高,但自己往往没有觉察。作为助产士的校长,要善于从多种途径去了解教师们的隐性需求,引导、鼓励教师拔开云雾,意识与明确自己的需求,确立好成长目标。如校长每周至少两至三次到办公室走动走动,和教师聊聊天;开设校长聊天时间,让教师随时走入校长办公室;公布校长信箱,欢迎教师随时反映心声;开设教师需求通道,每月收集一次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在与教师各种形式的交流过程中,校长善于在教师的言行细节中去捕捉教师隐藏的真实需求,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内心,正视自己的内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欲望。

二、引导“生产”——对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给予个性化的支持

胎儿“产出”的过程,如果有助产士的指导,会更加安全、顺利。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的实现亦是如此,如果校长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给予关注,根据不同教师的特点给予适当的点拔、指导,为其创造条件,提供土壤,教师的成长会更快、更顺。

如HY小学的教师个人成长目标中,有个别教师提出:自己从来没上过公开课,希望有机会上一节区级以上的公开课,校长就请教学部门为她创设了这样的机会;有的教师提出让特级教师作她的师傅,学校也满足了她的愿望;有的教师提出要进行学困生的研究,但苦于没有资源,学校就给他推荐书籍、专家,指导其开展研究;有的教师提出要外出学习,学校在安排外出学习时就优先考虑这些教师;有的教师提出阅读的要求,校长就推荐一些书籍供其选择;部分教师提出教学、班级管理上需要得到同事的帮助,学校就会给他们配上骨干教师作为师傅。

这样个性化的支持,不仅满足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也满足了教师被人尊重、被人关注的情感需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了长久的动力。

三、建立“助产”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建立外部支持系统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校长个体的“助产”力量是有限的,要做好对全体教师有效、长效的“助产”,还有赖于“助产”机制的建立,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鉴于HY小学规模大、班级多、教师多的特点,校长从管理机制入手,为教师们多元的专业成长需求提供了一个较为强大的外部支持系统,

1、成立教师社团,让有相同需求的教师在共同体中成长

学校管理的实践证明,大统一的培训学习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性化需求,但完全的个体学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局限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小团队式的学习共同体则能够较好地克服二者的不足。HY小学每学期在教师自定目标后,校长就会号召有共同需求的老师自发组成一个个团队,称之为教师社团,如论文社团、小课题社团、读书社团、新教师社团、班级管理社团、英语社团、健美操社团、羽毛球社团、篮球社团等。社团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地点都由教师决定,学校不干预,但会全力做好服务和支持工作。如给予一定的资金,帮忙联系专家,提供场地、器材等。在这样的社团里,教师是主人,他们共同制定活动公约,商讨适合自身需求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成长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

2、开展自主教研,让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从教师的需求来看,非常多的教师认为,有效的教研活动是促进他们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之一,衡量有效的标准是他们在教研活动中受到关注,有参与感,有话语权,有机会与别人探讨自己的困惑,也能和人分享自己的经验。HY小学有47个教学班,部分学科人数多、规模大(语文学科47人),集体教研时,不少教师只是一个看客或听客,参与的机会少,自己的教育教学问题能得到解决的更少,教研活动越来越低效。据此,校长提出了“自主教研”的概念,即由同一年级的同学科教师自发组成研究小团队,围绕本学科本年级的教学目标,就共同需要探讨的问题进行自动自发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时间、形式、规则上,教师完全自主。教师自主权的获得,使其能根据自己的需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探讨每一个真实的问题,针对性强,实效性高。每一位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直面教学问题,研究教学问题,获得交流指导的机会增多了,思考、学习、研究的效率提高了,教学水平提升的幅度加大了。

3、建立专家团队,增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产”力量

“观摩优秀教师课例、与优秀教师交流、请专家到他们的课堂、班级里指导”是HY小学许多教师认为最好的成长途径。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方式,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为了更好的满足教师们的这一需求,HY小学组建了三个专家团队,一是校外专家团队,由四位德育、教学专家组成,他们定期到学校进行指导,有需求的教师可以跟专家提前预约,专家会根据教师们的需求分别进行个人、小团队及集体的指导。二是校内专家团队,分别是“教学研究室”专家团队与“德育研究室”专家团队,共有成员18人,他们是学校教师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学校适当减少他们的周课时量,让他们每周至少有三课时的时间下到教师们当中去指导。他们的指导是双向选择的,老师们有需求,可以随时找到他们交流,请他们到课堂、班级去指导,也可以随时到他们的课堂、班级进行学习。研究室成员也会根据教师们的发展状况,主动送教上门。这样团队的建立,使有需求的教师们能够及时地享受专家的指导,专家们的指导有力地推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成长。

P50_看图王_副本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校长只有对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认真履行角色的职责,相信教师,尊重教师,把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动权还给教师,引导教师依靠自身内在力量去完成自己的专业成长。

返回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