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论坛

加强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 打造干净整洁 平安有序城区环境
2016-08-25

——以天河区为例

2016年天河区第二期处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第四小组

城市环境卫生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硬指标”。随着天河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治理的需求,提升环卫保洁管理精细化水平势在必行。要将科学管理、人文管理的理念融入精细化管理之中,做到管理制度、管理职责和工作落实的全方位精细化,逐步提升城市管理效能,为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区环境,推动天河成为全国城市管理最优城区提供有力支撑。

P57_看图王_副本


为此,天河区第二期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第四小组组织全体组员,前往石牌街、区城管局环卫一所、二所、三所、四所、七所、余泥所、卫管所等单位,对提升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区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与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开展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区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并结合天河实际,提出建设性的对策,为深入推动天河环卫精细化管理提供借鉴。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最早被运用在企业管理中,有效促进社会分工精细化、服务质量精细化。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精细化管理从单一行业、单一企业,传播至各行各业,已经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法宝。精细化管理通过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时间,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能,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工作流程更加科学、管理标准更加细化、考核体系更加完善,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与管理体制,达到无缝隙、全覆盖、零缺陷的目标。

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城市环卫保洁管理中,是创新城市治理的重要模式,将有效促进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解决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提升城区文化品位,为群众营造一个优质、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天河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现状

自2014年10月广州市提出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以来,天河区在城区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并在环卫精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环卫保洁精细规划

制定出台《天河区环境卫生规范和质量标准汇编》,促进环卫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通过建立“四级管理架构”(即“所领导—质检员—班组长—环卫保洁人员”四级架构),自上而下确定网格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分工。率先引入环卫保洁第三方监督评价机制,由华南师范大学组建监督评价组,对全区21条街道的环卫作业情况进行监督评价。严格落实绩效考核制度,首次设立400元/月/人的环卫工人绩效奖,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二)环卫质量标准逐步完善

区城管局先后制定出台了《道路清扫保洁规范和标准》、《环卫设施设备管理规范和标准》等13项文件,使执行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为环卫保洁作业及开展精细化管理提供保障。

(三)城区环境品质稳步提升

我区组建120人高压清洗小分队,对全区主次干道及人行道进行高压打磨清洗,真正做到“路见本色”。取消路边露天垃圾桶点,充分利用桥下空间、绿化带空间,建设围蔽式垃圾房46个;取消路边临时装车点60多个,达到“路不见桶、桶要入房、房要美观”的建设要求。同时,我区率先开展“公厕革命”升级改造工程,为辖区内118座固定公厕配备了厕纸、洗手液、鼓风机、烘手机等便民设备。

(四)环卫信息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通过联网城管监控指挥中心、车辆监控指挥中心,建立微信群、QQ群巡查监管平台,形成线上监管网,大大提高环卫保洁问题处理效率。一是利用城管监控指挥中心,合理调度执法人员,快速协调处理群众反映热烈的问题。二是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定位技术,通过车辆监控指挥中心实时反馈卫生情况,方便快捷处理存在问题。三是各街道通过微信群、QQ群汇报内街巷卫生情况,并协调有关部门到场处理,增强环卫保洁的执行力度。

三、天河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环卫人力资源有待优化

1.环卫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目前我区在岗环卫保洁人员共2171人,其中45岁以上的约占总人数68%,中老年人成为环卫队伍的主力军(见《天河区环卫所工人学历和年龄结构分布情况表》)。现有人员年龄偏大,容易产生体力不足等问题。此外,受教育程度偏低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员只占总人数约10%,大学本科人员更是屈指可数。老龄化、低学历成为环卫人员的主要构成,大大增加了环卫工作的管理难度。

2.环卫人力调配效率有待提高。我区网格化管理将环卫工人与所属片区紧密挂钩,但不同路段、不同时段各网格的工作强度不一,如季节性落叶、工地阶段性余泥撒漏等会增加所在网格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调度不合理。

(二)精细化管理基础较薄弱

1.部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平衡,如珠吉街、凤凰街、龙洞街、新塘街等街道以城乡结合部为主,基础设施陈旧,部分路面破损问题突出,与猎德街、林和街等中心街道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存在差距。以公共厕所为例,全区共有118座公厕,使用20年以上的有18座,比例为15.3%;使用10年以上的有55座,比例为46.6%。其中,地基下沉导致化粪池、管道受损影响正常使用的有6座,整体损坏严重(如墙体残缺、瓷片脱落、地面严重损坏等)的有28座,硬件设施(如门、窗、挡板、便器、残疾人厕位专用设施及水管电路等)老化破损的有79座。公共厕所原本是便民设施,但由于设备不完善,导致便民措施“不便民”,不利于我区推进环卫精细化管理。

2.环卫设备管理不到位。从精细化角度看,我区环卫设备管理依然存在问题。一是环卫车辆管理成本增加。我区共有环卫作业车247辆,在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导致管理成本骤增。二是部分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垃圾收运车、电瓶四轮高压清洗车、四轮电瓶巡逻车、三轮快速保洁车、升降车属于“特殊五类车”,无法办理牌照及购买保险,给驾驶员及公众安全带来安全隐患。三是部分垃圾收运车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收运垃圾后未做到车走地净;运输余泥途中,挡板围蔽不严密导致泥沙撒漏等,给城区环境带来二次污染。四是工具房周边环境有待改善。环卫工具房在加装铁脚架后,更加实用美观,但经常出现外墙脏乱、房顶放置杂物、环卫工具摆放不整齐等现象。

3.基础信息积累薄弱。部分商户环保意识不强,没有严格履行“门前七包”责任制,导致执法难度加大。此外,由于城区建设需要,辖区内多处工地“遍地开花”,导致渣土撒漏、污水横流、污染道路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我区尚未针对商户、企业建立环卫守法信息台帐,难以系统掌握相关单位及人员的违规行为信息。

(三)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1.执法难度较大。我区环卫执法工作经过多年实践,执法水平虽有很大提升,但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一是余泥污染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地铁施工、金融城拆迁、城中村改造等各类城建项目,每年产生的建筑余泥约480万立方米,每天约有2000车次的泥头车行经我区各主次干道,余泥撒漏严重。区余泥所仅有13人,难以做到执法全覆盖,大大增加了执法难度。二是建筑垃圾乱堆放执法难问题。我区居民每年产生装修装饰废弃物约20万立方米,建筑废弃物运输管理涉及城管、交通、市政建设、环保等多个职能部门,职责主体不明确容易造成推诿扯皮。

2.部分市民卫生意识不强。我区户籍人口约85万人,常住人口约155万人,外来人口数量庞大。经调研,龙洞街、沙河街、沙东街、棠下街、车陂街等外来务工人员比例较大,公共卫生意识较为薄弱,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乱堆放、乱扔垃圾、垃圾混放等现象尤为普遍,在推进“门前七包”过程中面临很大阻力。此外,部分无业人员经常将回收的废品堆放在主次干道上,导致周边环境卫生恶化,扰乱交通秩序,影响市容市貌。

3.部门间沟通协作能力有待提升。一是部分环境卫生区域属于市属单位管辖,如地铁口、广园快速路两侧及高速公路出入口等,一旦出现环卫保洁问题,需要市属单位到场处理,但与市属单位沟通不畅导致保洁工作难以达标。二是环卫所与相关单位的区域划分、责任权属不明确,导致交界区域环境质量难以常态保持,如汇彩路、林和东路、车陂路、中山大道等主干道和物业小区、商场、临街商铺的交界处,垃圾清扫滞后,影响了该区域的环卫保洁质量。

四、提升环卫保洁精细化水平,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区环境的建议及对策

(一)加强环卫保洁队伍建设

1.提高环卫保洁队伍的管理水平。针对环卫保洁人员素质有待提升、专业技能有待强化等问题,建议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保洁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天河环卫水平。一是增强队伍核心凝聚力。通过开展路面保洁作业、绑扫帚等劳动技能比赛,举办文艺汇演、评选行业先进典型等活动,充分调动保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保洁人员对自我工作的价值认同,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与支持,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有效提升队伍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有利于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学习《班组长精细化管理》、《6S管理现场实战全解》等材料,系统了解和掌握环卫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技能。结合保洁人员的工作职能、业务范畴和职业特性,分岗位、分专题开展环卫保洁培训,如针对垃圾收运人员,举办垃圾分类讲座,增强作业人员的分类意识和专业知识;针对机械操作人员,举办设备操作安全知识讲座,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加强培训,切实提高环卫工人的技能水平和服务意识,了解和掌握作业质量标准,规范作业流程,确保作业质量。

2.依托信息化手段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自2014年10月开展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区环境以来,区城管局各管理所、区21条街道已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定岗定人定责开展工作。由于每个网格的人口构成、周边环境等因素不尽相同,会出现工作强度不对等、作业时长不相称等差异,如遇重大节假日、天河花市启动、高考中考等特殊情况,须增加人力物力,若按照原有网格配置容易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保洁质量。建议在现有网格基础上,建立信息调度管理平台,及时掌握各网格人员情况,按照实际工作灵活调度人员、调整作业时间,实现有限资源、高效利用,切实解决环卫所、卫管所、余泥所等人员不足问题。

(二)提高设施设备利用效能

1.加大环卫基础设施的维护力度。辖区内部分环卫设施由于年久失修,已无法正常投入使用,为群众和作业人员来到不便。要及时维修公共厕所等设施设备,尽快理顺公厕产权纠纷问题,加大公厕等环卫基础设施的更新维护力度。快速保洁车、垃圾收运车等车辆要定期检查、定期维修,对于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开展作业的设施设备要予以更换,各环卫所、街道环卫站要安排专人定期巡查,确保设施设备正常使用,保障驾驶人员和群众的生命安全。

2.利用专业设备解决保洁难题。环卫保洁中经常遇到“牛皮癣”、地面污渍难清理等情况,要充分运用先进设备予以解决。如我区环卫管理所购置了多台吹风机,利用风力大的特点,集中清理树穴中的落叶、烟蒂和路面缝隙中难以清除的小垃圾,大大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保洁速度和质量,收到良好效果。建议将这种设备推广至各街道环卫站,以解决内街巷绿化带、树穴垃圾清扫难的问题。

3.建立环卫资源信息库。鉴于我区环卫保洁存在信息不全、资源分布不平衡等情况,实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将有利于提升天河环卫保洁精细化水平。一是对保洁人员信息实行电子化管理。为我区2171名环卫保洁人员建立完整的电子档案,采集保洁员的照片、身份证、联系电话等,并逐一录入,便于环卫部门管理调度。二是实现环卫作业监管透明化。通过建立信息管理平台,记录汇总环卫车辆的工作时段、运输作业、操作人员等信息,每周、每月对出车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为合理调整各路段、各区域的作业分配提供依据,促使保洁作业优质、高效。

P59_看图王_副本


(三)进一步完善环卫保洁机制

1.提升群众素质,鼓励全民参与。当前,我区环卫保洁仍以环卫工人作业为主,部分市民环境卫生意识薄弱,乱扔垃圾、乱堆放现象严重,不利于精细化管理推进。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动员群众参与:一是要形成宣传合力,持续深入开展环卫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环卫意识、文明意识。如利用天河信息网、区政务微博微信平台,以漫画、图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送环卫消息;区城管局可举办环卫创建活动、环卫保洁成果展览等,让更多市民走进环卫、了解环卫,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区教育局可将环卫保洁理念融入课堂中,加强青少年的环卫保洁意识,以点带面发挥辐射作用。二是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将个人行为与诚信建设挂钩,如对于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行为,将记录入库,作为个人工作、生活情况的诚信依据,以约束不文明行为发生,有效降低执法成本。

2.优化环卫管理机制,挖掘精细化管理潜力。加强经验总结和交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优化现行措施机制,有效治理保洁顽疾。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网格化管理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网络,在原有网格上进行细化,切实落实管理责任,实现管理环环相扣、道道把关。制定城市管理精细化创新策略反馈机制,收集整理城市环境卫生创新治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并逐步运用到城市管理实践当中。

3.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构建社会监管网络。我区环卫保洁在实际执行中,部分区域和时段会出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多部门、多线口齐抓共管,发挥合力,为推进环卫保洁管理精细化、品质化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加强环卫线口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联系,确保我区与上级部门、与兄弟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顺行畅通。环卫保洁工作如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或超出本单位的业务权限,要及时召开协调会议,共同商讨解决对策。二是发动党代表、新闻媒体、企业职工、市民群众等社会各界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对我区环卫保洁工作进行全面监督,通过网络、电话、信件等形式将情况反映至有关部门,督促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落细落小落实。

组员:向柏林、田从华、曾晓东、袁晓文、丁焱、覃炜、刘悦、林媛、廖佩璇

执笔:田从华

返回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