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桑榆不晚 为霞满天
2018-10-20

来源:求是网

《石林燕语》载:神宗初年,太子少保李东之因年事渐高而乞骸骨,皇帝赵顼鉴于往事,虑其为两朝老臣,故礼之特厚,特召对延和殿以资于治道,既命坐赐茶,也赐食与共,临行前亦命其在资善堂讲学践官。

抚今追昔,古有贤君择良臣,今有名仕志中华。悠悠岁月九十五载,辉煌历程铭记着不朽的功绩。老一辈革命家们在中华民族的各个历史时期,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为全国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革命战争之时,老同志们为家国大计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如钱青老前辈所言,“一条铁链、两个饭团、一个水盒、一地弹壳,打了五天”。和平建设之际,老工人孟泰奔波十里厂区,短短数月,回收材料上千种、拣回零件数万个,硬是用双手捧出了流淌在新中国血脉中的第一炉铁水。改革开放之期,吴孟超老人仅凭一把柳叶刀,肝胆春秋三十载,以九十高龄在中华大地上绘就谱出一曲医者仁心。

郑燮有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今日之中国,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奋斗的中国,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饱含伟大期盼的中国,更是一片没有广大老干部的长期英勇奋斗,就没有今天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发展的中国。空前绝后的发展、纷至沓来的机遇,这与广大老干部昨天的奋斗和今天的支持牢牢而不可分割,他们勇立在时代的潮头,前赴后继、锐意进取,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书写着那番春秋肝胆。

遥想当年,孟德雄姿英发,以笔挟风雷之势,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几字写得酣畅淋漓。正所谓峥嵘五十三载,有志岂在年高,纵使雪鬓霜鬟,胸中仍然千里豪情。曾庆红同志曾说,“我们对老同志的历史功绩和巨大贡献,永远不能忘;对老同志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永远不能忘;对老同志尊重、学习、关心和爱护的政策,永远不能忘”。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学习老干部就是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就是重视党的重要政治资源。”过去,这些老同志创造了正能量;今天,他们还要帮着我们增添正能量。面对着令人振奋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催人奋进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势逼人的经济发展、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改进作风“四个新常态”,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1978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第一次从制度上正式提出“离职休养”的概念。1982年,党中央颁布《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老干部工作被庄严地摆上日程。这项工作之所以十分重要,是因为老干部工作虽然不是中心,但它服务中心;虽然不是大局,但它影响大局。党的历史经验又尤其是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告诉我们,充分发挥老干部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传帮带作用、在关心教育下一代中的示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遗余力地组织引导老同志“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事关党和国家的发展全局,事关党和人民对老同志历史贡献的充分肯定。所以,重视老干部工作,就是重视我们党的执政经验和执政资源;加强老干部工作,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老干部工作,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辽末,开国公马直温致仕回乡,夫人祝贺说:“相敬五十载,儿孙绕膝,家事井然,你我携手东归,渔阳山水,斯于偕老,岂不美欤。”老干部们青葱之时安守社稷,为家国明持大义,如今垂垂老矣,我们更应倍加珍惜。是言,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不忘初心方能“永结同心”。

返回置顶